晚上无聊间去TK陌生人的BLOG。自然也就是去看随手能找到的那些,比如在云中签名里贴了自己BLOG地址的,还有以前在ACT时偶然存下的几个人的BLOG地址,以及自己常去的那几个BLOG里一排排的友情链接。果然也很有趣,看着各种各样的文字和图片,文艺风的,小资风的,少女风的,有些人的热闹得很,有些人的比这里还要冷清,有几个人的甚至连续十来篇日志也看不到评论。但每个人都依然写下去。
其实我向来没有定期拜访别人BLOG的习惯,通常都是哪天忽然心血来潮才想起点进几个熟悉的BLOG看看,陌生人的更是几乎完全不去。更准确地说,连自己的BLOG我也是除非一时兴起才会来的……原因倒也没什么,只是觉得麻烦而已。而且一些人的BLOG总让我有种陌生的感觉,仿佛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外星,而自己站在其中格格不入。
和普林说过,我所能想象到的最清晰的图景便是与他一起坐在房顶上吃着两元钱一盒的廉价伪寿司,旁边有猫在和蚊子战斗。我和他都属于有点脱离现实的人,出生在小城市,看见猫在地上翻滚时会觉得有趣,看见麻雀落在自己的窗子上会感到惊喜,看到一只奇怪的狗时会想到怀疑它是外星人。当然只是玩笑,无意义得如同小学生会说的幼稚的话,但比起那些关于哪种化妆品更适合自己的皮肤或者某某某又来了本市开演唱会的高级探讨,似乎这些更能令我觉得亲切。想要考研与其说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或为祖国的学术发展作贡献,不如说只是想创造一种可以继续简单地生活下去而不必有愧于心的资本,当然同时也扩展一下视野,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和好奇心。在那之后,做一个收入不多但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老师,有可能的话在业余的时间里写写画画些什么,和喜欢的人一起住在一个有槐树花的安静城市。
现实有许多种,而不同的人确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就像各人风格各异的BLOG一样,虽然是用着同样的语言,住在同样的地区,但所处的世界确实迥然不同。离开南京后如果闭上眼回想记忆中这个城市的模样,我想我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自己住的那个墙壁脱皮没有地板有蚂蚁和蚊子但大多数时候安静自由的郊区小平房,破破烂烂的131和159路公交车,夜晚远处传来的狗叫声和清晨的鸡鸣,清凉山公园里无人的树林,古城墙边看到的灰色民居,而绝不是新街口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喧嚣,尽管那里距离南大的主校区也只有几百米。人是进行选择性的感受与记忆的。每个人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执著地讲述自己想讲的故事,无论听众是多是少。听众中偶然发现对方讲述的是一个和自己同样的世界的人便留下来,继续听并成为知己,相反则耸耸肩走开。
总觉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沟通理解,所谓的互补不是指两个人截然相反,必须有本质中某种共同的东西作为前提基础,这东西我不知道该叫世界观还是什么。一个开朗的人和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洒脱的人和一个谨慎的人,一个OTKAU和一个不知道动漫是什么的人,这些都没问题;但一个爱钱如命的暴发户和一个柏拉图主义的迂腐学者恐怕就不行,一个鄙视一切理性的JP愤青和一个理性主义者似乎也不行。倒不是说双方一定不能和谐共处,如同鸡和鸭可以被放在一个院子里一起饲养而不起任何冲突,只是二者间的交流,始终是鸡同鸭讲。
幸运的是,人类的品种并没有那么多。